• <th id="ne5k2"><option id="ne5k2"></option></th>
    1. <strike id="ne5k2"></strike>
      <th id="ne5k2"></th>
      <big id="ne5k2"></big>

        武漢紐斯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歡迎您!

        手機店鋪

        neweastbio@126.com

        logo

         | 15002729010

        中文 EN

        當前位置:首頁 > 新聞中心 > 行業新聞

        肺癌丨精準醫療,針對ALK陽性的靶向治療

        來源:發布時間:2021-04-19

        分享到:

  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肺癌丨精準醫療,針對ALK陽性的靶向治療

        2007年,Hiroyuki Mano博士首次在日本肺癌患者中發現間變性淋巴瘤激酶(ALK)基因與棘皮動物微管相關蛋白樣-4EML4)基因融合

        為晚期NSCLC的治療提供了新的選擇和方向。


        ALK基因與眾多受體酪氨酸激酶(RTKs)共享信號傳導途徑,在ALK基因重排的情況下,該融合基因編碼產生的嵌合蛋白含有EML4的氨基端

        ALK的羧基端,該羧基端包括ALK的整個胞內酪氨酸激酶(TK)結構域,該結構域的異常表達通過自身磷酸化活化下游RAS/MAPK、PI3K/AKT、

        JAK/STAT3等通路,從而引起細胞向惡性轉化,使細胞增殖不受控制。


    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LK篇概要

        靶向治療

        克唑替尼(一代)

        1. PROFILE 1007研究:二線,克唑替尼 vs 化療,PFS為7.7 vs 3.0個月,ORR為65% vs 20%

        2. PROFILE 1014研究:一線,克唑替尼 vs 化療,ORR為74% vs 45%,校正OS為59.8 vs 19.2個月

        3. PROFILE 1029研究(中國人群):一線,研究設計、研究結果與PROFILE 1014相似

        阿來替尼(二代)

        4. ALEX研究:一線,阿來替尼 vs 克唑替尼,PFS為25.7(研究者評估34.8個月) vs 10.4個月,顱內ORR為81% vs 50%

        賽瑞替尼(二代)

        5. ASCEND-3研究:二線,合并腦轉移組、無腦轉移組ORR為57.1% vs 74.7%,OS為36.2 vs 55.3個月

        6. ASCEND-4研究:一線,賽瑞替尼 vs 化療,PFS分別為16.6 vs 8.1個月,顱內ORR為72.7% vs 27.3%

        7. ASCEND-8研究:一線,減量(450mg隨餐)不減效[ASCEND-4研究(750mg)副作用明顯],3年OS率高達93.1%

        布加替尼(二代)

        8. ALTA-1L研究:一線,布加替尼 vs 克唑替尼,PFS分別為24.0 vs.11.0個月,顱內ORR為78% vs26%

        恩莎替尼(國產)(二代)

        9. 一項II研究:二線,ORR為52%,PFS為9.6個月,顱內ORR為70%

        10. eXalt 3 研究:一線,恩莎替尼 vs 克唑替尼,PFS為25.8 vs. 12.7個月,顱內ORR為54% vs 19%

        勞拉替尼(三代)

        11. CROWN研究:一線,勞拉替尼 vs 克唑替尼,12個月時PFS率為78% vs 39%[風險比:0.28];顱內ORR為82% vs 23%,CR高達71%

        TPX-0131(四代)

        12. 臨床前研究:ALK復合突變是勞拉替尼的主要耐藥機制,TPX-0131對復合耐藥突變敏感

        耐藥機制

        13. 第二代能克服克唑替尼的大多數耐藥突變,第三代對G1202R較為敏感,復合耐藥突變幾乎對所有耐藥




        基本情況


        臨床病理特點
        ALK基因重排在NSCLC的總體發生率約為4%,常見于年輕、不吸煙/輕度吸煙、其他致癌基因驅動突變缺乏的肺腺癌(尤其是印戒細胞癌)。
        檢測方法
        目前ALK融合突變檢測方法包括免疫組織化學(IHC)、熒光原位雜交(FISH)、RT-PCR、NGS。
        亞型分析-了解


        image.png

        非EML4-ALK個案報道ALK TKI療效與EML4-ALK相近或更好,也有少部分報道與原發耐藥有關。EML4-ALK占90%-95%,

        亞型包括:E4; A20(2.34%),E12; A20(1.56%),E13; A20(V1)(40.63%),E6; A20(V3)(36.75%),E20; 

        A20(V2)(7.81%),E14; A20(V7)(0.78%),E18; A20(V5′)(1.56%),E15; A20(0.78%),E2; A20(V5)(0.78%),E5;

         A20(0.78%),E17; A20(1.56%),E3; A20(0.78%),E21; A20(2.34%),少見非A20有:E18;A17,E6; A17,E6;

         A18,E6; A19;E13; A19等。日本的一項回顧性研究發現35例接受克唑替尼治療的ALK陽性肺癌患者中,EML4-ALK變體1(V1)


        靶向治療


        克唑替尼(Cizotinib


        PROFILE 1007研究[1](二線)一項三期、開放試驗,在347例接受過一次鉑類藥物治療的局部進展或轉移性ALK-陽性肺癌患者中比

        較了克唑替尼和化療的療效。化療組患者出現疾病進展時,可以交叉進入克唑替尼治療組。克唑替尼及化療組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分別

        為7.7 vs 3.0個月,緩解率為65% vs 20%。中位總生存期無明顯差異。

        image.png

        PROFILE 1014研究[2](一線)一項開放性、三期臨床試驗,比較克唑替尼與化療對343例既往未接受過針對晚期肺癌的全身治療ALK

        陽性的晚期非鱗狀細胞的NSCLC患者的療效。這些患者隨機分為兩組,分別接受克唑替尼治療(250 mg口服,每天2次),或者接受靜

        脈化療(培美曲賽500 mg/m2+順鉑75 mg/m2,或卡鉑,曲線下面積目標為5~6 mg/(ml·min),每3周一個療程,共6個療程)。

        對于化療組的患者,在出現疾病進展后,允許他們轉入到克唑替尼治療組。本試驗的主要終點是無進展生存期。

        image.png


        研究結果:克唑替尼組的無進展生存期較化療組顯著延長(中位值,10.9個月對7.0個月)。兩組的客觀緩解率分別為74%和45%(P<0.001)。

        兩組的中位總生存期均未達到(克唑替尼組的死亡風險比為0.82)??诉蛱婺峤M的1年生存率為84%,化療組為79%??诉蛱婺峤M最常見的不

        良事件包括視覺障礙、腹瀉、惡心以及水腫?;熃M最常見的不良事件為惡心、乏力、嘔吐和食欲下降。與化療相比,克唑替尼可以顯著減

        輕肺癌的相關癥狀并大幅提高生活質量。


        2018年,《J Clin Oncol》公布了最終OS結果[3]??诉蛱婺峤M和化療組的中位隨訪時間分別為45.7個月(95%CI,42.7-48.8個月)和45.5個

        月(95%CI,43.4-49.1個月)。兩組患者的風險比HR為0.760,但無統計學意義(P=0.0978),克唑替尼組的中位OS未達到(NR),化療組的中位OS為47.5個月。



        image.png


        PROFILE 1029研究[4]一項隨機、開放、雙臂III期臨床研究,旨在評價在東亞人群(主要是中國人群),克唑替尼一線治療

        既往未經過系統性治療的ALK陽性NSCLC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。PROFILE 1029試驗的研究設計與PROFILE 1014相似,研究結

        果再次證實:與標準含鉑類化療藥物相比,克唑替尼一線治療能夠顯著延長ALK陽性晚期NSCLC東亞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(PFS)。


        阿來替尼(Alectinib


        ALEX研究[5](一線)是一項國際性、隨機、開放標簽的3期試驗,在包括無癥狀CNS轉移患者、既往未經治療的晚期ALK陽性

        NSCLC患者中,比較了阿來替尼(600 mg,每日2次)與克唑替尼(250 mg,每日2次)。主要終點是無進展生存期。

        研究結果:數據截止2017年2月,克唑替尼組和阿來替尼組的中位隨訪期分別為17.6個月和18.6個月(164起事件)。在布加替尼組和

        克唑替尼組中,12個月無進展生存率分別為68.4% vs 48.7%,ORR分別為82.9% vs 75.5%;獨立審核委員會判定的中位無進展生

        存期分別為25.7個月和10.4個月(風險比,0.47)。在有可測量病變的患者中,經證實的顱內緩解率分別為81% vs 50%。阿來替尼

        組3~5級不良事件的發生率較低(阿來替尼組41% vs. 克唑替尼組50%)。

        image.png


        賽瑞替尼Ceritinib

        ASCEND-3研究[6](二線)是一項II期,單臂研究,評估了既往接受≤3種化療方案且未接受ALK-TKI治療的患者的療效及安

        全性。根據是否合并腦轉移,將124例患者分為兩組,分別接受色瑞替尼治療,合并腦轉移組、無腦轉移組ORR為57.1% vs 74.7%,

        PFS為10.8vs19.6個月,OS為36.2vs55.3個月。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腹瀉(85.5%)、惡心(78.2%)、嘔吐(71.8%)、食欲降低(55.6%)

        及谷丙轉氨酶升高(52.4%)。


        ASCEND-4研究[7](一線)一項隨機、開放標簽的III期臨床研究,評估一線賽瑞替尼對比化療治療晚期ALK陽性NSCLC的療效。研究入

        組的376例患者為未接受過治療,免疫組化證實為ALK陽性的晚期非鱗NSCLC,中位年齡54歲。按1:1比例將患者隨機分配進色瑞替尼治療組(n=189)

        和傳統化療組(n=187)。色瑞替尼治療組給藥:色瑞替尼750 mg/天;其中有59例存在腦轉移;化療組給藥:培美曲塞500mg/m2+順鉑

        75mg/m2或卡鉑AUC 5-6,四周期后培美曲塞維持治療。按照WHO PS、腦轉移和繼往新輔助/輔助化療情況將患者分層。若化療出現疾病進

        展可允許患者交叉進入色瑞替尼組(交叉治療n=80)。

        研究結果:色瑞替尼組的中位藥物暴露時間為66.4周,而化療組僅有26.9周。中位隨訪持續時間19.7個月(自隨機化至截止日),研究實現

        了主要目的。在賽瑞替尼組和化療組中,PFS分別為16.6 vs 8.1個月,ORR分別為72.5% vs 26.7%;中位DOR分別為11.1 vs 23.9個月。

        對于基線腦轉移可測量以及≥1次基線后評估的患者顱內ORR分別為72.7% vs 27.3%。另外,期中分析只完成了42.3%的需要事件,OS數

        據未成熟(HR=0.73, P=0.056)。最常見的不良事件(>50%)在色瑞替尼組為腹瀉(85%)、惡心(69%)、嘔吐(66%)以及ALT(60%)和AST升高(53%)。


        image.png

        ASCEND-8研究[8](一線,亞洲數據)


        在ASCEND-4研究中,塞瑞替尼750mg空腹的療效顯著。但使用750mg空腹劑量,有很多患者因為毒性而暫停藥物或者進

        行減量。ASCEND-8研究的設計是要看看減少劑量之后,對塞瑞替尼的療效和安全性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。

        ASCEND-8是一個隨機對照臨床試驗、對照組采用了750mg空腹模式,然后再加上兩個試驗組,一組是600mg,一組是450mg

        。600mg組和450mg組與750mg最大的不同在于塞瑞替尼是在餐后隨餐來使用。所以在這樣的劑量下我們主要是看食物對這個藥

        物的影響,是不是有了隨餐服用之后能夠延緩藥物的吸收,讓低劑量隨餐來達到更好的效果和減少它的毒性。


        image.png

        最新結果顯示,ASCEND-8研究中的亞洲亞組,塞瑞替尼450 mg/d隨餐組3年PFS率高達58.9%。目前最長隨訪時間已經超過38個月,

        經盲法獨立評審委員(BIRC)評估,塞瑞替尼450mg隨餐組的中位PFS和中位總生存期(OS)仍未達到,3年OS率高達93.1%。塞瑞

        替尼450 mg/d隨餐組的DCR高達96.6%,ORR高達82.8%。

        image.png

        安全性方面,和750mg空腹組相比,450mg隨餐組可顯著降低胃腸道AE發生率。450mg隨餐組、600mg隨餐組和750mg空腹組任意級

        別胃腸道AE(惡心、腹瀉和嘔吐)的發生率分別是82.8%、78.9%和96.2%。三組中各有1例(3.4%)、1例(5.3%)和2例(7.7%)患者

        發生3/4級胃腸道AE。

        ASCEND-8研究[9](一線,全球數據)2020年WCLC會議公布了意向治療(ITT)人群中位隨訪37.65個月后的更新數據。至2020

        年3月6日研究結束時,全分析集共包括306名經治和初治的患者,其中療效分析包括198名初治患者(450mg隨餐組,n=73;600mg

        隨餐組,n=51;750mg空腹組,n=74)。三組經研究者評估的客觀緩解率(ORR)和疾病控制率(DCR)均較高,其中450mg隨餐

        組的ORR達到75.3%,DCR為94.5%;750mg空腹組的ORR為78.4%,DCR為93.2%。450mg隨餐組和750mg空腹組的ORR和DCR

        相似,但是450mg隨餐組的緩解持續時間(DoR)更長,兩組分別是未達到和25個月。

        image.png

        腦轉移:在基線無腦轉移的患者中,450mg隨餐組和750mg空腹組的ORR和DCR相當(ORR:79.6% vs 84.9%;DCR:89.8% vs 96.2%)

        而在基線就有腦轉移患者在接受塞瑞替尼450mg隨餐組和750mg空腹組中基線腦轉移患者的ORR分別是75.0%和52.4%,DCR分別是91.7%

        和76.2%。對于基線有腦轉移患者,450mg隨餐方案和750mg空腹方案同樣獲得較好緩解,而且450mg隨餐組在數值上有更好的趨勢。


        布加替尼Brigatinib

        ALTA-1L研究[10](一線)一項開放標簽的多中心、隨機、3期試驗,在既往未接受過ALK抑制劑治療的ALK陽性NSCLC患者中,比較了布

        加替尼和克唑替尼的療效和安全性。將既往未接受過ALK抑制劑治療的晚期ALK陽性NSCLC患者隨機分組(275例),分別接受布加替尼每日1次、

        每次180 mg(包括7日的90mg導入期)治療,或者克唑替尼每日2次、每次250 mg治療。主要終點為無進展生存期,次要終點包括客觀緩解

        率和顱內緩解。

        研究結果:第一次期中分析時(99起事件),布加替尼組和克唑替尼組的中位隨訪時間分別為11.0個月和9.3個月。在布加替尼組和克唑替尼

        組中,12個月無進展生存率分別為67% vs 43%,ORR分別為71% vs 60%;在有可測量病變的患者中,經證實的顱內緩解率分別為78% vs 

        29%。最常見不良事件為胃腸道癥狀、血肌酸激酶水平升高和血谷丙轉氨酶水平升高。


        image.png

        2020年,J Clin Oncol發表了 ALTA-1L研究的第二次中期分析數據[11]。布加替尼組和克唑替尼組的中位隨訪時間分別為24.9個月

        和15.2個月。PFS分別為24.0 vs.11.0個月(HR0.49,BIRC評估)[研究者評估的PFS為29.4vs9.2個月],ORR分別為74% vs 62%

        ;在有可測量病變的患者中,經證實的顱內緩解率分別為78% vs26%。

        image.png

        恩莎替尼


        一項II研究[12](二線)2019年12月31日,Lancet Respir Med上發表了鹽酸恩莎替尼中國Ⅱ期注冊臨床研究結果,該研究是由廣州中山大學

        腫瘤醫院張力教授牽頭發起。入組了160例克唑替尼治療耐藥后的晚期或轉移性ALK陽性NSCLC患者,給予恩莎替尼225mg QD治療方

        案(空腹或與食物同服),主要研究終點為獨立評審委員會評估的客觀緩解率(ORR)。

        研究結果:恩莎替尼治療克唑替尼耐藥后總體人群IRC-ORR為52%(95%CI,43-60),疾病控制率(DCR)為93%(95%CI,88-97)。

        研究者評估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9.6個月(95%CI,7.4-11.6)。顱內療效:40例腦轉移基線可測量的患者中,顱內客觀緩解率(iORR)

        為70%(28/40;95% CI,53-83),顱內疾病控制率(iDCR)為98%(39/40;95 CI,87-100),恩莎替尼對顱內有顯著的療效。



        image.png

        安全性:與治療相關的最常見的不良事件是皮疹(56%)、ALT升高(46%)、AST升高(41%)、肌酐升高(19%)、便秘(18%)、瘙癢(18%)和面部

        水腫(16%)。36例(23%)患者發生了與治療相關的3級不良事件,未報告與4級治療相關的不良事件。


        eXalt 3 研究[13](一線)是一項全球開放多中心隨機對照Ⅲ期一線臨床研究,實驗組為恩沙替尼225mg QD方案,直至疾病進展;對照組為

        克唑替尼250mg BID方案,直至疾病進展,兩組之間不允許交叉。2020年WCLC會議上發表的III期eXalt3試驗結果顯示,與克唑替尼相比,

        恩沙替尼的中位PFS明顯更長(25.8 vs. 12.7個月;P =0.0003)。在改良的ITT人群中,恩沙替尼的中位PFS尚未達到,而克唑替尼則為12.7個

        月。在改良的ITT人群中,恩沙替尼和克唑替尼的ORR分別為75%和67%;在有腦轉移的患者中,恩沙替尼的顱內ORR為54%,克唑替尼為19%。



        勞拉替尼(Lorlatinib

        NEJM丨ALK陽性,三代藥勞拉替尼大幅度改善PFS


        CROWN研究[14](一線)我們開展了一項全球性、隨機、3期試驗,本試驗納入了既往未因轉移性疾病接受過全身性治療的296例晚期ALK陽

        性NSCLC患者,并比較了勞拉替尼和克唑替尼的療效。

        研究結果:1. 在勞拉替尼組和克唑替尼組中,12個月時PFS率為78% vs 39%,疾病進展或死亡的險比為0.28;ORR為76% vs 58%;

        2. 腦轉移,在有可測量的腦轉移的患者中顱內緩解率分別為82% vs 23%,勞拉替尼組71%的患者達到了顱內完全緩解。3. 勞拉替尼組最常

        見的不良事件包括高脂血癥、水腫、體重增加、周圍神經病和認知受影響。勞拉替尼組的3級或4級不良事件(主要是血脂水平改變)數量

        超過克唑替尼組(72% vs. 56%)。兩組分別有7%和9%的患者因不良事件停止治療。

        TPX-0131

        2020年AACR會上,Turning Point Therapeuti公司的崔景榮博士公布了有關第四代ALK抑制劑TPX-0131的臨床前數據[15],崔景

        榮博士也是第一代ALK靶向藥克唑替尼的發明人。

        第二代ALK抑制劑能夠克服克唑替尼的大多數耐藥突變(如L1196M, G1269A、F1174L),但溶劑前沿突變如G1202R將會引起一二代ALK抑

        制劑普遍耐藥。第三代ALK抑制劑勞拉替尼對G1202R較為敏感,但對復合耐藥突變(如G1202R/L1196M)卻并不敏感。

        TPX-0131是一個緊湊的大環結構,便于與作用位點L1196、G1202等一系列管家基因突變的結合,發揮其作用效果,具有抑制野生型和突變

        型ALK耐藥突變,包括溶劑前沿突變(G1202R)、守門突變和和復合突變(圖1)。


        image.png

                表1 TPX-0131激酶對野生型和突變體ALKs的活性


        對于L1198F、G1202R、G1269A、以及野生型ALK,TPX-0131都具有比其他TKI更低的IC50值(表2),意味著四代ALK的TPX-0131在

        這些靶點的敏感性更高、效果更好,甚至可能會影響到一線、二線及三線藥物布局。但是,值得注意的是,TPX-0131對I1171N、I1171S、

        I1171T、G1269S的結果并不理想,反而二、三代ALK-TKI對此更為敏感、效果更好(表2)。


        image.png

        TPX-0131是一系列EML4-ALK復合突變最有效的抑制劑,而第1代、第2代和第3代ALK藥物均表現為較低的活性和敏感性(表3)。image.png

        ALK耐藥機制


        ALK依賴性耐藥:ALK激酶結構域耐藥突變,ALK基因拷貝數擴增。
        非ALK依賴性耐藥:細胞內旁路激活(如EGFR突變或磷酸化,KRAS突變和c-KIT擴增),組織學、表型等其他改變。
        第一、二代ALK TKI耐藥


        肺癌ALK重排耐藥大揭秘,耐藥后如何治療?


        第二代ALK抑制劑能夠克服克唑替尼的大多數耐藥突變(如L1196M, G1269A、F1174L),但溶劑前沿突變如G1202R將會引起一二代ALK

        抑制劑普遍耐藥。第三代ALK抑制劑勞拉替尼對G1202R較為敏感。



        image.png

        第三代ALK TKI耐藥


        Satoshi Yoda等[17]使用二代測序檢測了20名勞拉替尼耐藥的ALK陽性肺癌患者組織樣本,其中7名患者檢出ALK復合突變,

        提示ALK復合突變是勞拉替尼的主要耐藥機制。



        image.png

        我司相關產品    

        產品名稱貨號規格
        Anti ALK(C1156Y) Mouse Monoclonal Antibody26226100μl
        Anti ALK(D1225N) Mouse Monoclonal Antibody26290100μl
        Anti ALK(R1275Q) Mouse Monoclonal Antibody26151100μl
        Anti ALK Rabbit Polyclonal Antibody21280100μl


        上一篇【Cancer Discover】TAK-788用于EGFR外顯子20插入突變經治晚期NSCLC的療效和安全性

        下一篇肺癌丨精準醫療,KRAS突變靶向治療新突破

        手機商鋪
        資訊熱線

        15002729010

        工作日9:00-18:00

        在線留言

        友情鏈接:

        Copyright?2019武漢紐斯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版權所有   備案號:鄂ICP備13003341號-2   公安備案號42018502003460

        技術支持:優狐

        亚洲视频欧美在线专区,日韩国产毛片,国产福利在线永久视频

      1. <th id="ne5k2"><option id="ne5k2"></option></th>
        1. <strike id="ne5k2"></strike>
          <th id="ne5k2"></th>
          <big id="ne5k2"></big>

           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http://www.ychuacheng.com" target="_blank"><蜘蛛词>| http://www.weiwei666.com" target="_blank"><蜘蛛词>| http://www.hrbseoer.com" target="_blank">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